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教学目标 |
基础知识识记要求 |
了 解 |
使学生了解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等知识 |
把 握 |
上述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
理清线索 |
与前一课知识联系,形成完整的清朝疆域概念(纲要信号法) |
全 面思考问题 |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
爱国情操 |
通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历史事实,讴歌他们的爱国主义行为 |
民族平等意 识 |
使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程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
教学重点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
教学难点 课题的概念,少数民族的人名、封号、地名等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复习提问: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
★教师讲解:从秦灭六国、攻打匈奴和越族地区,到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到西晋的民族融合,再到隋唐元明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些王朝都通过战争或和平的联姻、册封等方法,处理好中央政府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国家的统一才能实现和巩固。清朝也是如此。前一课,我们已经了解清政府通过用兵对东南方向的台湾和东北方向的黑龙江流域加强管辖的历史,这一课还要接着了解其它几个方向的情况。 |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
|
|
★学生阅读99-100页本目课文以及插图、资料等,做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
1、清朝哪位皇帝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顺治帝) |
2、清朝哪位皇帝封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康熙帝) |
3、1727年(雍正时),清政府设什么官职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 |
4、指导学生在102页《清朝疆域》图上标出西藏的位置。 |
|
★学生阅读101页本目课文和“动脑筋”等,做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
1、大小和卓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上层贵族?(回部——维吾尔等族) |
2、清朝哪位皇帝平定了他们的叛乱?(乾隆帝) |
3、组织学生根据101页“动脑筋”:清军为什么能够平等大小和卓的叛乱?(从大小和卓方面看,他们的叛乱是分裂行为,而且残害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反对。从清政府方面看,维护国家统一的行动名正言顺,再加上政策合理,得到当地人民拥护和支持。) |
4、此后,清政府设什么官职管辖新疆地区?(伊犁将军) |
5、指导学生在102页《清朝疆域》图上标出新疆的位置的位置。 |
|
★学生阅读101-103页本目课文及地图等,做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
1、土尔扈特属于哪个少数民族?(蒙古) |
2、率领土尔扈特摆脱沙俄控制,回归祖国的首领是谁?(渥巴锡) |
3、亲自接见他们的清朝皇帝是谁?(乾隆帝) |
4、根据“活动与探究2·填图”,指导学生在104页地图上标出清朝边疆省级机构的名称。 |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
1、根据103页“练一练”: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D——驻藏大臣) |
2、根据104页“自由阅读卡”和100页“动脑筋”等,思考回答:这种汉藏合壁式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说明汉藏文化进一步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历史现象。) |
3、完成新学案77-78页“自我测试题”。 |
4、提醒学生预习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