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目标 
| 基础知识 | 了  解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  
| 记  住 | 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  
|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 综合理解 探索分析 |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  
| 识图填图 | 新学案91页第三题:沙俄割占我国领土及其条约名称 |  
| 情感态度 价值观 | 爱国情感 | 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  
| 思想意识 | 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教师在黑板上作示意图: 3、学生按组进行练习,认识ABCD四个字母所表示的含义,互当考官;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接龙对抗”:   A.ABCD分别表示什么地理范围?面积各有多少平方公里?   B.ABCD分别由中俄双方签定的什么条约割走? 
|   | 大致地理位置 | 面     积 | 条约名称 |  
| A |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60多万平方公里 | 《瑷珲条约》 |  
| B |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 约40万平方公里 | 《北京条约》 |  
| C |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44万多平方公里 |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  
| D | 中国西北部 | 7万多平方公里 | 《改订条约》及其几 个“勘界议定书” |  4、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 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5、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推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新学案第6页[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 2、布置作业:新学案90——92页“单项选择”的5、6、7、8和“连线搭配”题、“识图填图题”。 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