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回忆腊八粥
【字体: 】   【时间:2015/6/6】  【作者:fjsmzwl】  【关 闭】  【打 印

回忆腊八粥

fjsmzwl



        今年初一历史课程里提到了“腊八粥”,于是勾起了许多甜美的回忆。

        小学时,几乎年年都要吃它——味甘美且花式大异平日之粥,好生难忘。以后,游学他乡,因从事历史专业的缘故,多猎古藉,偶尔看到腊八粥的记载,因而倍感亲切,于是拾入笔记。今选其二则,随便说说。

        其一,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10"十二月"载。"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其二,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载:“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第一则说的是腊八粥起源。最早腊八粥是北宋寺院为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而设。后来逐渐传到民间,从而约定俗成。“七宝”、“五味”属佛语。东京即汴,今开封是也,北宋都城。南宋都城由汴而杭,偏安江南。腊八粥之风遂南下,自然风行江南。由此看来民间流传的腊八粥起源于岳飞事迹或朱元璋事迹,均属附会之说。 

        第二则说的是杭州人制作腊八粥的原料。而我小时所吃的腊八粥成分已演变为糯米、冬瓜糖、赤豆、花生、蚕豆、去皮枣泥、莲心、胡桃和红糖等,名称也变成“八宝粥”了。

        另外,腊八粥的吃法也很讲究。五更前粥要煮成,天不亮全家共食。记得我常常是在床上睡眼矇胧中品尝奶奶烹饪手艺的,一下肚又着枕睡去,真可算体验了宋代吴子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的境界。

        佛不可以不礼,但“粥”更不可不食。它不仅味美,而且由于配料是赤豆、枣、花生等“果子杂料”,故营养价值很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保健食粥五十五种,其中就有腊八粥。

        南方人吃粥,用筷划而食之,称划粥(吴语);北方人免筷捧而喝之,称喝粥。“腊八粥”一年一度,“八宝粥”则已有“罐装”产品,可以随时而尝。不知今年你“划”了没有?“划”时感觉如何?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08-2013 Www.Xiao5u.Com All Right Reaserved. 史海撷珠网站 拥有所有版权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新村46幢 联系电话:13507591312 QQ:328190092 闽ICP备11018273号-1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