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期末复习题(四)
一、填空题
1、 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隆重举行。
2、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三大改造是指1953----1956年国家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
4、 和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5、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召开。
6、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
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7、1976年清明节,北京上百万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 ,反对 “ ”4月5日,悼念活
动达到高潮,史称 。
8、从 年起,国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核心是改变所有制,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 。
9、 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 召开。大会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是
《 》。
二、连线题
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政企分开 |
11、国有企业改革 |
|
农村 |
12、发展才是硬道理 |
|
邓小平 |
13、经济开发区 |
|
珠海 |
14、经济特区 |
|
长江三角洲 |
三、历史搜索
15、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①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标志: ;
②彻底废除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标志: ;
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
1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出会议名称:
①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
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7、请你将下列人物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孔繁森 B、焦裕禄 C、阿沛·阿旺晋美 D、邓稼先
人物 |
名言或事迹 |
① |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
② |
为西藏阿里地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设计出美好的蓝图 |
③ |
建国后,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和平谈判的首席代表 |
④ |
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是“党的好干部” |
四、历史诊断
18、以下是某位同学对港澳回归的有关内容所作的总结,其中有五处错误:
“和平统一”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12月20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
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经济特区。1999年7月1日,中国和西班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
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五、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
的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
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右图)
请回答:
①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②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③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④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0、阅读下列材料:《走进新时代》的一段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
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①这段歌词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的写照,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
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②这三位领导人的核心领导地位分别是哪三次会议确立的?
③词中“旗帜”指的是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
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①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
②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誉为什么?
③“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④上述部队涌现了哪两位战斗英雄?
22、“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
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①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②他划出这个“圈”指 的是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里有 哪几座城市?
③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④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
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23、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①右图名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