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历史课堂上的阅读和讨论(张文烈)
【字体: 】   【时间:2015/6/28】  【作者:fjsmzwl】  【关 闭】  【打 印

历史课堂上的阅读和讨论
——历史课程“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实验报告(二)
张文烈

 
        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提出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 的方针,已获得了绝大部分老师思想上的认同。但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去逐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则还有待于艰苦的努力。
        在培养目标和教材既定之后,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教学方面的探索和改进了。现在,许多老师已经以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目标,力求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越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越丰富多彩,就越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老师们经常采用的是改变教学活动的形式,这些外显的活动形式不外乎讲解、阅读、提问、讨论、演示、练习、反馈和评价等,其中除讲解以外,以阅读和讨论两种方法使用最为频繁,因而从学习策略方面来说,对阅读和讨论两种方法进行深入一步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 指导学生阅读时如何运用注意策略
        让学生阅读教材,是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改变了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动地完善知识结构,获得自身体验的可能,所以在许多老师的课上都可以见到,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在让学生阅读教材前,先提出几个问题;有的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提出问题;有的则在学生阅读前后都不设置问题,待学生阅读之后立即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以上问题前置、问题后置和无问题三种现象都极为常见。那么这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一致?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认知理论中的注意策略研究告诉我们,教师的确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这种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成绩。心理学家罗斯科夫和柏克对阅读时问题前置、问题后置和无问题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测量,他们的结论是三者的效果并不一致:问题前置和问题后置时,学生有意学习的成绩,不论是即时成绩或延后成绩,均优于无问题的单纯阅读;又因为前置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局限在与问题密切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在偶然学习(测量与所提问题无关的内容)方面,问题后置的成绩显著高于问题前置。我们要考虑的是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在备课中,我们应对每一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水平分类。根据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可分成最基础的史实知识(知道)和要求理解掌握的两个部分。
        史实知识一般量大面广,分散在课文的各处,对它们的掌握特别需要发挥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因此可以使用问题前置的方法。
        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为例,通过分析,假如我们确定其中的基础知识是:①当时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②宋朝服饰特点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影响的表现;③缠足陋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④“瓦子”的概念(起源和内容)。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九个问题
        1、那时服饰上发生了哪三个方面的变化?(官员服饰——从节俭变为奢侈;劳动者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小袖狭身的短衣;陋习——妇女缠足。)
        2、那时南北方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肉食——北宋羊肉为多,南方吃鱼多;主食——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南方以腊八粥等米食为主;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俗。)
        3、请联系58页图文和76、77页《清明上河图》回答:宋代“市郊村野”和“都市街景”图里的住房有什么不同?(“市郊村野”的房屋布局稀疏、茅草结庐——简朴;“都市街景”的房屋栉比鳞次、楼阁轩昂、陶瓦盖顶——豪华。)
        4、 宋朝有哪几类代步的工具?(牛、驴、轿,其中的轿子从唐朝的步辇演变而来。)
        5、 当时还有什么便利人们出行的条件?(“邸店如云屯”。)
        6、瓦子里为什么很热闹?(它是人们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有演出的“勾栏”,有交易的摊位,还有各种服务行业,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7、今天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在宋朝就有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
        8、宋朝贴“桃符”的习俗后来演变成什么?(贴春联。)
        9、瓦子在宋朝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老师可以将这九个问题写在教具(小黑板、幻灯片等)上,在让学生阅读课文前出示,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口头布置。在随后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知觉将有选择地指向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点,他们阅读时的注意将被几个问题所控制。在顺向影响之下,他们会尽力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知识点,并注上一些识记符号,基础知识将顺利地被学生所接受。
        这种前置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不能涵盖高一层次的知识内容,而且它们使学习者的注意只局限在与 题直接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对于那些需要利用偶然学习,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使用问题后置的方法。
        仍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为例,经过分析,假如我们确定其中应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是①宋朝服饰特点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影响的表现;②缠足陋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③“瓦子”的起源及其内容。据此,我们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请将汉族士人的服装与少数民族的服装进行对比,它们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②妇女缠足后,行动上受到怎样的限制?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怎么样?③“瓦子”是什么样的场所?它为什么会在宋代兴起?
        在这些后置问题的逆向影响下,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他们在已学过和刚阅读过的内容中进行检索并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逐步得出正确结论。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单纯阅读,不提出问题的方法应该摒弃,因为它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之中。问题前置或后置两种方法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质疑等积极的心理活动,保持他们学习发展的可能,所以应予提倡。而两种方法的选择,则受知识水平分类的制约,对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老师在指导阅读时应设置前后时机不同的问题。
二、 让学生在讨论中“自我发现”问题 
        组织讨论,是目前老师较常用的又一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求得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就现今所见的课堂讨论来说,或讨论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讨论的问题多而琐碎(这些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表面上热热闹闹,但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思维深度。 
        如果老师将“自我发现”这种学习策略运用于组织讨论之中,则可以显著提高效果。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中运用辨别、概括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概念,“获得新的洞察力”(布鲁纳语),这就是“自我发现”教学。
        要是说由老师设置问题是“授之以鱼”,那么教会学生自行发现并解决问题就达到了“教之以渔”的较高境界,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这正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例如《“和同为一家”》这一课的重点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那一目。我讲到那里时,把25页“活动与探究2”略作修改:书前彩页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你能根据这幅图画提出问题吗?
        于是,学生很快就能模仿原题,提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他们的表情和神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并且能很快作出正确的解答。最奇妙的是,有位学生还问道:“唐太宗为什么要女人来抬?这说明了什么现象?”别的学生先是一愣,接着便展开热烈的讨论。不一会儿,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本质就一目了然了,大大超出了原先预定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老师把设计问题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了学生。整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全部指向并集中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的注意由老师从外部控制(被动)转化为学生从内部自我控制(主动)这一飞跃。
        早在我国南宋时,大学问家朱熹所提倡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其涵义与上述“自我发现”的学习策略,惊人地吻合。运用这一策略可以发挥学生认识的最大可能性,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和逻辑性等各项品质的训练效果都很明显。
        实施这一策略,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刚开始时可能用时较多,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而对教师则提出了把握教学过程的全局、知识广博、应变能力强等很高的要求,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考验和挑战。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赞可夫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从易到难,从疏至密,精心设计,多作鼓励,积极引导,“自我发现”的学习策略是可以实施推广的,“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是可以实现的,这正是课程教材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08-2013 Www.Xiao5u.Com All Right Reaserved. 史海撷珠网站 拥有所有版权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新村46幢 联系电话:13507591312 QQ:328190092 闽ICP备11018273号-1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