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
|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属于路线、方针的具体化。 政策包含着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具有以下特点: ①阶级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点。在阶级社会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从来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②正误性。任何阶级及其主体的政策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时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 ④表述性。就表现形态而言,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它由有权机关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 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分为对内与对外两大部分。对内政策包括财政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政策、劳动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对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指的是处理外交事务时,在总的方面或大体上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1949年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此后还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依据这些原则所制定的步骤和措施,就是落实在具体层面上的外交政策了。 由此可见,外交原则和外交政策紧密相连:外交原则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外交政策的内涵;外交政策是外交原则的体现,是外交原则的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