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背景知识谈谈抗美援朝胜利有什么意义? 答: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支援了朝鲜人民,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稳定了朝鲜的局势,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无论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化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拥有优势装备强大敌人的宝贵经验,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扫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屈辱,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使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国人民经过这场战争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提高了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 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光辉业绩,是新中国的光荣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她与日月同辉,永久地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民土改后的生产经营有什么不同? 答:土改后到合作化前的农民是各家各户自己经营;农业生产合作社由集体经营(干什么由部分配,农民个人无权作主)。 ·“大跃进”时期,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放弃了耕作,上山采矿、建炉炼钢。你认为这样做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国民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主要影响有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殃及民生等。 ·联系新中国成立的史实,为什么把重工业放在首位?这一决策对中国经济有什么积极作用?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答:1953年开始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许多方面主要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经验,也就是说采取了苏联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而苏联则给新中国以援助和支持。 (2)新中国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这种模式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当时选择苏联模式,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并且这一模式也未必适合中国。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在经济建设上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特别是在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等等。这些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当时的建设事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 此留言被 admin 修改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