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科技大大地落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试分析一下旧中国科技落后、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这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的落后导致科技落后。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中央领导又很重视科技,所以发展快。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可是一件天大的事。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为什么会被称为“东方魔稻”呢? 答:籼型杂交水稻的产量高、质量好。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是最淳朴的,谁给它们造福,他们就会记住谁。请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我国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大实话? 答:首先因为“民以食为天”,其次因为改革开放成就巨大。 ·如果把投入863计划的资金用在解决国内其他问题上,如扶贫工程,是不是更符合中国国情呢?请说明理由。 答:不是。因为中国的落后,既有民生的也有科教的。所以,复兴大业必须两者兼顾。 ·中国目前要不要建造航空母舰呢?请说说理由 。 答:可以缓一缓。因为需要集中有限力量解决更重要的经济建设问题,同时还要避免台海和周边国际形势紧张化,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如何认识教育在科教新国战略中的地位? 答:教育是适应未来需要的事业,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建构现代文明大厦的基础。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强烈地冲击着旧体制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束缚,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可能。当人们在尽情享受知识经济带来的智力资源和高度信息化思想的同时,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就其本质而言是科学技术力量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即教育的竞争。 因此,当我们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并迎接其挑战的时候,重新审视和确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快开放改革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更应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初二下历史课本第120中写“1997年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可是课本第49页写“199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答:两者一脉相承——都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但是又有程度上的区别——1992年十四大是“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十五大是在党纲中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 此留言被 admin 修改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