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18课问题请教 :请根据课本导入框以及本课内容,说说为什么林肯可以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答:1809年2月12日,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从此战争形势才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1865年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林肯反对奴隶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他还反对分裂活动,领导美国联邦政府赢得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总统。此外,林肯的人品很好,具有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同步训练中有一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不断激化”, 那书中练习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如何给学生讲清楚,请赐教! 答: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矛盾不断激化”的焦点就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建议您举例说明双方争夺产品市场、劳动力和原料的情况,直观、形象地分析给学生听,帮助他们理解。 ·与美国独立战争相比较,美国南北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维护了国家统一。 ·林肯做出了那些历史贡献? 答: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如何评价林肯? 答: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革命性质相同: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所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些共同点。 战争性质不同:前者属于民族解放战争,后者属于内战。所以在具体的双方力量、作战部队、文件政策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英国、美国、法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俄国、日本是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英国、美国、法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俄国、日本不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是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答:社会革命一般指自下而上的暴烈的斗争或运动,社会改革一般指自上而下的较为平稳的改良或革新。 英国、美国、法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原来旧的统治机构已经被彻底推翻,旧的统治秩序已经彻底改变;而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时,是由原来的沙皇政府和天皇政府发布法令,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的。尽管日本明治维新前夕有一场武装倒幕运动,但是倒幕派是奉天皇诏令行事的,后来的维新诏令也是天皇发布的,所以属于自上而下的形式;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诏令更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制定和发布的,自然也属于自上而下的形式。
[ 此留言被 admin 修改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