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51页,选择题第14题应该选什么?为什么? 答:选A,因为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洲相对隔绝的状态。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64页,选择题第3题应该选什么?为什么?(后面答案是D。但我认为资产阶级政府并未被推翻) 答:选D ,当时资产阶级政府已被巴黎人民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头目逃到凡尔赛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它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恶意竞争就意味着战争;被压迫民族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矛盾,反而会造成灾难;科学技术用于和平事业才能造福于人类,如果用来研制新式武器,也会产生反作用。所以,当前国际社会要提倡平等合作,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要防止核武器扩散等等,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81页,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第(1)题:德国外长的这一演说大致应在什么时候?为什么答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答:因为这场演说发表于1899年。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83页,选择题第4题,为什么后面的答案是BC?(为什么有“钢铁时代”?) 答:史学界也有按照工具材料性质划分时代的,例如(旧、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这一题明显超出新课程标准,此类问题就是新学案的瑕疵。)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83页,选择题第6题,为什么答案是A? 答:德国和美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德国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德国首先拉拢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英国不得不放弃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拉拢法、俄结成三国协约。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83页,选择题第7题,为什么答案是CD?(请解释这两个正确选项) 答:见第7题答案。(这几题都明显超出新课程标准)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91页,选择题第1题,为什么答案是B?(为什么说是“理性主义”?) 答:法国大革命前夕,出现了以伏尔泰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抨击和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也被称作“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这个概念没在初中课本中出现,也超出了新课标的要求。)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91页,第三大题:分类题,其中《吃土豆的人们》是音乐作品、文学作品还是绘画作品?是谁的(哪国)著作? 答:绘画作品,梵高(荷兰)。(这题也明显超出新课程标准)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93页,选择题第5题,后面的答案是B。但我认为答案是不对的,其中没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我认为应该是:4、2、1、3。请解释? 答:新学案有误,你是对的。 ·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93页,选择题第7题,后面的答案是A,为什么选A?(请逐一分析每个人物) 答: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分别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德川庆喜是日本封建幕府的将军,查理一世是英国封建王朝的国王。 ·请翻开九(上)新学案P93页,选择题第10题,后面的答案是D,为什么? 答:当时英国先有了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接着才有了蒸气机。(这题也明显超出新课程标准
[ 此留言被 admin 修改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