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历史原因、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思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应当如何应对? 答: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最重要的有三条: 一是分工的深入和市场的扩大;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三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其中,推动全球化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来自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而近10年来促成全球化新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技术的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运动,是一个过程,这个运动过程的特点是: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民族性或地方性显著减少,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更加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 A、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市场日渐形成。 B、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建立协调、监管机制提上日程。 C、国际产业分工正从垂直朝水平方向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生产体系。 D、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全球化,国际企业的合并、兼并日趋激烈。 E、科技进步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全球性国际问题日益增多。 因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都不应该片面追求本国利益,而应该顺应历史趋势,争取与其他国家互利共赢。 ·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掌握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思考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抓住机遇,追赶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答:发展中国家应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主动地迎接全球化的到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一切可能的条件,紧紧抓住现有的机遇,促使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 ·二战后,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一直走在前面。而二战后各洲经济的发展并不平衡,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答:发达国家在贸易、投资、信息、人才、研究和开发等领域都处于明显优势,所以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中占据支配地位。 他们利用这一点来控制国际贸易活动,尽量压低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价格,抬高自己产品的价格,构成不平等、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导致建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体系的方式是不平等的;贸易条件、金融、投资和技术转移也是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和损失的分配还是不平等的。 一句话,强国受益最多,其他国家则受益不多或根本得不到什么好处,形成各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 [ 此留言被 admin 修改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