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为什么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造成这种多极化趋势的深刻根源是什么?其对世界发展的意义何在? 答: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世界新格局。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以美苏争霸为历史背景,探究二战后德国、日本是如何依托美苏争霸的局面趁机发展经济,从而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答: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第一,战后德国政局比较稳定。 第二,实行非军事化。 第三,政府实行扶持工业的政策。 第四,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确保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五,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第一,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局部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二,政府利用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小的有利条件,得以把财力、物力、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到建设上。 第三,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加快资本输出,巨额出口贸易和资本输出的利润,一部分被投入到生产领域,另一部分作为外汇储备,使日本的国际支付能力不断加强,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 第四,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新技术、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五,重视教育,加快培养人才。 第六,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美国的援助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分析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东欧改革和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答:主要因为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而我们则根据自己的国情需要,实事求是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成就辉煌。 [ 此留言被 admin 修改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