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介绍
【字体: 】   【时间:2015/8/19】  【作者:fjsmzwl】  【关 闭】  【打 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李伟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5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在现行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共有10课,比较简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整个八年级下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有21课,还有4课活动课,共25课,课时比原来增加一倍多,内容的量也有所增加。为了能从大的历史阶段的背景和特点加深对课的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本文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基本线索为纲,阐释编写意图及在教学中应予注意的问题。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一时期共七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主要是祖国大陆的统一,巩固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继续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新中国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也初步展开,集中体现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后四年,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本册教材在这一历史时期共安排五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可爱的人”、“土地革命”、“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这五课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两个单元中。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主要是讲新中国的成立。

        首先,新中国成立前的准备,主要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内容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国旗、国歌、纪年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这些内容教材只是点到,没有展开叙述,在教学上留有充分空间。教师可指导学生从网上、书上及其他材料中搜集有用的信息,用于学习活动。如为什么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五颗星各代表什么?国旗是谁设计的?怎样选出来的?等等,既加深对学生进行爱国旗的教育又培养他们自己动手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本课的重点,而历史意义的核心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中国近代史,从中得出结论。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压迫和欺辱,由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半殖民地的中国变成了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旧中国的历史,就是落后挨打的历史,新中国的成立,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创造了前提,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的“振兴中华”,这时才具备了实现的可能。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第三,西藏和平解放,在教学中强调“和平”。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平是主流,尽管也有反对分裂的斗争。因此,可主要讲叙藏族人民欢迎人民解放军入藏的场面,对昌都战役可按教材讲叙,不必过多渲染。

2.“最可爱的人”一课,主要讲叙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这一课应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朝鲜战争的性质。教科书在本课一开始这样叙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我们认为,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战争的性质是内战。三八线究其本来,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人为在地图上划的一条线,即北纬三十八度线。它并不是南北朝鲜的国界线,而是美、苏两国对日本的受降线,规定三八线以北的日军由苏军受降,三八线以南的日军由美军受降。后来,北朝鲜成立了金日成政权,南朝鲜成立了李承晚政权,双方都想以武力统一朝鲜,不断在三八线附近发生武装冲突,进而演变成战争。因而,这场战争最初的性质是内战。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插手,干涉朝鲜内政,派军队侵入朝鲜,构成了对朝鲜的武装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是援助朝鲜人民反抗侵略,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

        (2)中国为什么出兵抗美援朝。首先,建国之初,中国并没有出兵打任何一场战争的准备。新中国成立伊始,最主要的任务是战后重建,恢复和发展经济。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作为党的中心任务。建设任务繁重,百废待兴,中国不想打仗。其次,是美国的捍然侵略,迫使我们进行反侵略战争。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入朝鲜后,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遭到沉重打击。美军被胜利冲昏头脑,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这对我国构成了严重的侵略,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安心搞建设是不可能的。第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3)抗美援朝的结果。在估计中国参战的可能性的时候,“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对美国总统杜鲁门这样说:“他们没有空军,而我们在朝鲜有可供空军使用的基地。假如中国人想进兵平壤,将会有一场最大的屠杀。”的确,与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进行直接的战争较量需要极大的勇气。正是由于这种勇气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打掉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国。所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4)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生动感人,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遵守纪律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思想教育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搜集英雄的事迹材料,讲叙战斗故事等方式来实现。

3.“土地改革”一课,《历史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是这一课的主要目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较抽象,其条文学生不易理解,仅靠这部法律难以说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不改革行不行?还要了解土地改革的结果,这样才能理解其意义。因此课文一开始就举出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和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使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阻碍生产的发展。于情于理,都必须进行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七亿亩土地,这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土地改革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基础,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意义了。

4.“工业化的起步”一课,主要讲叙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开始,取得了很大成就,是共和国史的重要内容。

        这一课主要把成就讲足,很多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是使人骄傲的。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造出我国第一台载重汽车,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建成投产,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等等。现在我们造一辆汽车或飞机不是什么难事,但在1956年时是不一样的。因而要使学生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之伟大,就必须先了解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毛泽东的话十分生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是当时我国工业的写照。在这么低的基础上取得第一个五个计划那样的成就,当然是伟大的。比较教学的方法在这一课是适合的。

5.“三大改造”主要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这一课讲叙了三大改造的基本过程。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最先开始的,它是基础,推动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夏季起,到1956年底,我国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也逐步健全起来。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为寻找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一方面,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主导方面。另一方面,1957年以来“左”的错误是严重的。后来又逐渐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埋下了伏线。

        这十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6年9月到1957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正确处事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针。但在反右派斗争中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严重后果。第二阶段,从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造成国民经济的三年严重困难局面。第三阶段,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建成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实现石油全部自给。钢铁、电力等工业也有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这一时期历史,教材中安排一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讲叙本课,应抓住三个特点,把握准这段历史。第一,有探索。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行,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有曲折。本课主要讲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这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使社会主义建设受到挫折。这部分内容,理解透教材即可,不必过多发挥。第三,有发展。我国工业总产值1956年为642亿元,到1965年达1402亿元,增加一倍多,石油工业的成就突出。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是这一时期著名的英模人物,他们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这三位英模人物是《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还有一位英模人物没有规定为教学内容,即雷锋。我们认为,雷锋也是这段历史时期影响很大的历史人物,“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因此,我们把雷锋安排在课后面的“自由阅读卡”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予以考虑。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使整个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主要是摧毁所谓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在全国实行夺权,全国陷于内乱,刘少奇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倒。第二阶段,从1969年5月到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九大”以后,“文化大革命”进入所谓“斗、批、改”阶段,“左”的错误继续发展。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及时采取措施,粉碎了这场政变。“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周恩来采取措施纠正“左”的错误,但很快被“批林批孔”冲掉了。第三阶段,从1973年9月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四人帮”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全国人民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江青反革命集团终于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群众、干部对“左”的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安排了一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一课的重点,按照《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关于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课文中有所叙述。还要让学生了解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群众的抗争,即课文中提到的“二月抗争”和“四五运动”,也要了解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被粉碎,以对文化大革命有个轮廓的认识。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转折点。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正确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主要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接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使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在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导下,我国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安排了三课,即“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是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是深入理解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转折点。

        首先,从长期看,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左”的思想指导全党,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危害,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中心工作,这是个了不起的转折。

        其次,从近期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实际上拒绝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造成了两年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此结束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承上启下。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惜后来中断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继承了八大的路线,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大大向前发展了。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开始起步,我国的国民经济二十多年来高速稳步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2.“改革开放”一课,主要讲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

        第一,让学生了解改革分两步走,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有凤阳县小岗村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剖小岗村改革的事例,用具体史实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和意义。

        第二,了解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第三,解剖深圳经济特区迅速发展的生动事例,说明对外开放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功。了解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这样的格局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是讲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涉及到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建设教师在教学中条理清晰、简练,不必过多展开。最后给学生这样的印象:在新的世纪里,祖国的前途更光明,未来更美好。 

关闭页面】【页面顶部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08-2013 Www.Xiao5u.Com All Right Reaserved. 史海撷珠网站 拥有所有版权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新村46幢 联系电话:13507591312 QQ:328190092 闽ICP备11018273号-1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